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当年国足世界杯出线时的盛况,你还记得吗
1、2002年韩日世界杯,我们中国足球队挺进决赛圈,那是真的是举国欢庆,到处都能看到"我们出线了"的横幅标语,电视台,报刊都充斥着国足的方方面的报道,专题。
2、哈哈,那时的中国男足按现在的说法是"真牛逼"。我之前只爱看乒乓球,蓝球,跳水,真没看过几场足球赛,也就不由自主地关注起足球了,那时也充满了对男足队员们崇敬的心惰,也知道男足是由一个叫米卢-蒂诺维奇的老头用″快乐足球"的理念将男足带进决赛圈。
3、决赛圈小组赛,我满怀激情地看了,结果令人羞愧,三场比赛,一球末进,一分未得,一场未胜,积零分,小组倒数第一,创世界足球史上耻辱纪录……只有杨晨将球打在巴西队门楣上,捂脸下跪那一刻的镜头让我记到现在……
二、《天下足球》的文案为什么写得那么好
天下足球确实是一档无与伦比的节目。在我看来主要是有这么几个原因:
1.天足的配乐选的很好。经常可以看到网友们这样调侃:天下足球一档一流的音乐节目。
回家的意义《takemehomecountryroad》
有一种背影很凄美《saysomething》
你可以听到各种风格的音乐……中文英文都有
最重要的是音乐都和画面很搭听着舒服。而且就像我看到评论里有说比如罗比的《betterman》让很多人都以为这首歌是为巴乔而作的了足以说明天足的音乐给人的印象之深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地驶过酋长球场
而列车短暂的停留更好像岁月的美丽回眸
渐行渐远的车辙默默带走了属于四座城市的喧嚣
却指引着一路跟随的人们去追寻那段逝去的时光
记起自己背起行囊时那十七岁的样子
海布里的最后一站,海布里的最后一吻。当烟花升起的时刻,那个曾属于亨利的海布里国王时代不会随年华逝去,而只会随年华的飘零中常常记起。32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他是队长,他是领袖,他是传奇,他是射手,他是枪王之王。
总有一次相遇,让你无悔倾尽所有的过往
总有一幕场景,让你以为青春可以重新来过
总有一次回首,让你怎么也看不清自己年轻的模样
但走出时光的隧道,你终于豁然开朗
你感激它,给了你5段精彩纷呈的足球旅程
以另外一种姿态,却以同样一种情怀
从海布里驶出的列车,回到原点,它还将重新启程。”
这是最为经典的一段文案之一相信不少的天
评论里也提到了小贝啊卡卡等的文案确实每一段都是经典。这里就再举一点吧(其他的回答也有讲文案滴所以肯定会有重复大家就一起看看吧。):
他是足球世界里的精灵,一个总是对足球充满热情,具有无限想象力和魔术师般脚法的孩童。他在这个光芒万丈的舞台上的那些最为人瞩目的比赛当中,享受着足球的快乐,他在人生得意的时刻,得到了无数的荣誉,但却再难回到巅峰。
有一天,时间可能改变了你秀丽的容颜,可能剥夺了你飞驰的魔力,但一份属于时光中的快乐和感动,却会越来越深刻地沉淀在心底。
你可以追的上风,却永远追不上时间的脚步,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岁月的手,将时间的年轮一圈圈的拨走。那么多年来,你的进球伴随着多少少年慢慢的成长,随着你的老去,那曾经向你敞开的球门也慢慢的关闭了,这是我们不愿意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天高云淡的潘帕斯草原、热情奔放的探戈,这就是遥远的阿根廷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印象,这里的文化孕育出了个性鲜明、狂野奔放的阿根廷球员,从肯佩斯、卡尼吉亚到雷东多、巴蒂斯图塔,球迷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野性的美,他们身上仿佛都有一种风的飘逸、风的轻灵、风的狂野,长发是他们的标志。看阿根廷球员踢球就像在潘帕斯草原上驰骋,长发随风而动,潇洒随意又透着一种狂放不羁,这正是阿根廷的足球风格。
他是宠儿,也是弃儿,他被追逐,也被放逐。他在失重后赢回尊重,他在尊重中迎来更多的尊重,他在离开时已经没有离开。他叫大卫—贝克汉姆,一个总是牵动世界的人,这一次,他是一个动人的球员。在足球场上,他不是天才,没有上帝的眷顾,他只是默默地奔跑,静静地等待。美丽的弧线,让他集万千宠爱,却也让他背负了太多的本不应该属于他的责任。直到曾经的倔强变成今天的执著,直到贝影渐行渐远,只留下一声叹息。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当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挥别的那一刻就如同流水的光阴,谁能抵得过。谁能叹息,奈何。
忽然有一个时候他们都说你胖了,他们叫你肥罗。但无论是肥罗瘦罗,还是小罗C罗,在你的足球领域中,世界上始终只有一个罗纳尔多。
那个曾经的追风少年,那和曾经的安菲尔德金童,那个曾经一战成名的英格兰新秀,那个曾经快如闪电的影子,那个曾经身披红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雄,那个曾经的金球奖得主,那个曾经的欧文,都将渐渐远去,滞留在我们每个人尘封的记忆中。
一段十六年的漫长时光即将终结,不知您能否感受到,当小将欧文的称呼还伴随着我们还来不及改口的时候,追风少年已经是三十三岁的老将,而那些从横空出世到伤痛困扰的故事却仿佛一夜间发生过。
总有一个人,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拥有着你最欢乐的时光。总有一个人,在你很久不见时,依旧牵挂。总有一个人,即使离开你的视线,他的面容依旧是你心里最灿烂的阳光。那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就像一见钟情的恋人。眼神的初次交会,便注定难以割舍。
从此,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你的视线,带动着你的心跳。对于很多人,菲利普-因扎吉就是那个陪伴自己最快乐足球岁月的绿茵恋人。从相识、相恋,到不忍离别,当他在圣西罗球场挥手告别,那一刻没有眼泪,因为他留给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
都说时间无情,当那空翻向前的身影如同倒转时光的指针,一点点拨开模糊的视线,我们可以去回看36岁时的那段世界杯的传奇,去品味35岁时那则单场5球的故事,去感受32岁时那份在南非表达的爱意,去重温28岁时那篇在德国写下的童话,去追逐27岁的那名不来梅最佳射手,去欣赏24岁时的那个头球帽子戏法,终于,我们又看到了德国凯泽那个22岁的谦逊少年,带着他平凡的梦想安静地走进足球的世界,又安静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微小的理想,在波澜不惊的年华里一步一步成就了这16年独一无二的传奇故事。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年前的卡卡,恰似一位千里不留情的红黑剑客,单枪匹马便可以搅动时代风云。最好的卡卡,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年的时光里,也永远停留在了米兰,那个他永远眷恋的叫做家的地方。
在足球世界,或许很难再寻觅到一个人像卡卡这般虔诚,像卡卡这般纯粹,像卡卡这般优雅,像卡卡这般风度翩翩,他经历过仿若流星坠落般的急速下坠,他经历过被伤痛折磨的痛彻心扉,但他永远在上帝的指引下虔诚如初,永远在上苍的注视下心如止水。
人们都会说人无再少年,但之于卡卡他却永远是那个少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世间不会再有下一个卡卡,我们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卡卡。
就像歌中唱到的,许多年来我们和你一起快乐和失落过。当人们说你老了,你的进球让红黑军团攻克了伯纳乌森严的壁垒;当人们说你的作用越来越小,你的进球带给球队这个赛季第一个客场胜利;当你伤愈复出的时候,圣西罗用山呼海啸的声音迎接你的归来,迎接王者的归来。曾经的誓言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天你却选择脱下那件相伴十年的红黑色战袍,没有太多的解释我们却懂得这份抉择背后的艰难,也能感受你说出再见那一瞬间的无奈。
结束了就不会再回来,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就像您现在所听到的这首法国名曲《离去的列车》中所唱出的意境一样,齐达内在过去的岁月里也可以看作是一趟承载了太多希望的列车,他曾经多次在我们的心灵驿站上驻足停留,这趟列车留下了多少金色的行囊,留下了多少闪光的轨迹,留下了多少匆匆的过客,又留下了多少深情的回忆。
我最爱天下足球的地方就是文案了。
回家的意义:小贝c罗德罗巴小罗卡卡亨利
这一吻的意义:劳尔孔卡小贝亨利托雷斯
有一种背影很落寞:杰拉德斯内德卡西利亚斯齐达内内德维德巴蒂卡恩巴乔
有一种精神叫队长:马拉多纳坎通纳普约尔杰拉德劳尔小贝马尔蒂尼卡恩萨内蒂特里托蒂
他们定义了一个动作:班克斯式扑救克鲁伊夫转身勺子点球蝎子摆尾蛙跳过人巴蒂goal马赛回旋钟摆过人牛尾巴贝氏弧线皮耶罗区域油炸丸子内切射门
还有那些球星退役时也会推出专题:
每一期专题都能唤起回忆都引人入胜。(当然啦经典的太多啦我也不太可能一个个写完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补充一下)
一期期的专题配上绝妙的文案配上绝妙的音乐造就了《天下足球》这档一流的节目。
当然这也说明节目组是真心热爱足球是用了心去做这档节目啊。
三、中国足球2002年冲击世界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自身很强,对手变弱,心态放松。
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史上最强阵容是哪支队?普遍认为是1997年十强赛那支国家队。
2001年参加十强赛的国家队实力比1997年那届要稍微弱一些,但并不明显,因为几个核心球员都在,而且这还是几位核心球员最后一次冲击世界杯的机会,他们都比较珍惜,队内核心球员比较团结,其他队员更不会有什么幺蛾子。
2001年国家队对比97年国家队主要弱在几位核心球员的年龄大了一些,补充的几位新人如曲波等人的经验不够丰富,而在守门员位置上江津取代区楚良则可以看成是加强,毕竟区楚良对高球的控制存在短板。
综合来看,如果完美国足是一百分的话,1997年国家队的实力可以打到九十分,2001年国家队的实力至少可以在八十分左右。
先驳斥一个观点,2002年世界杯能出线是因为日韩不参加十强赛。
这个观点很片面,因为日韩确实不参加预选赛,但他们直接带走了两个出线名额,等于出线名额变少了,只剩下2.5个,10支球队争夺4.5个名额和10支球队争夺2.5个名额,哪个出线的概率更大?
但是,日韩不参加十强赛也确实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国足十强赛的对手整体变弱了。
实际上,如果1997年国家队能和日韩国家队分在一组的话,那出线的概率反而比和伊朗、沙特分在一组大一些,因为1997年的伊朗也是他们史上最强国家队,这支球队曾在1996年亚洲杯上疯狂屠戮了韩国队。而且那一年的日本队水平也没2002年那么高。
因为2002年举办世界杯的缘故,日韩两国都对国家队进行了疯狂加强,其实力远比1997年更为强大,世界杯上的表现足以说明,韩国即使没有黑哨帮忙也是世界杯十六强的实力,日本则是凭本事赢球,他们都比1998年那支国家队强大很多。
对比之下,2001年十强赛的伊朗和沙特反而比1997年变弱了。
日韩带走了两个出线名额,同时也给国足带走了两个最强潜在对手,2001年的伊朗沙特比1997年的伊朗沙特都明显弱了不少,看看沙特在2002年世界杯上的惨状就知道了。
当然,更牛的是,2001年十强赛国家队通过张吉龙的“上帝之手”抽签连伊朗和沙特都避开了,只剩下同样实力下滑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卡塔尔等队。
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例,这支球队在九十年代时之所以两胜国足,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队中有一些前苏联留下的国脚,比如进球犹如幽灵一样的什克维林,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前苏联也是欧洲强队,2001年的乌兹别克斯坦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对手变弱,当然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出线条件。
问题来了,如果1997年国家队的实力更强,为什么在十强赛上会输那么惨呢?
实际上,1997年国家队的出线形势一直不算差,两次惨败给伊朗并不算灾难,当时的伊朗很强,阿里代伊、巴盖里、阿齐兹能屠戮韩国队,再加上横空出世的马达维基亚,输给他们很正常,就是主场输得憋屈一些,客场输得难看了一些罢了。
倒数第三场国足主场输给卡塔尔后,很多人都认为彻底没戏了,结果倒数第二场客场对沙特居然来了一个保平争胜战术,还踢丢了一个点球,如果那场赢了,再加上最后一场面对已经被淘汰的科威特,那国足就出线了。
说白了,1997年国家队主要还是输给了心态,一场球的输赢造成的波动太大,主教练戚务生本身执教水平不差,后来带云南红塔就很有表现,但他自己的心态都紧绷到随时崩溃,可想而知队员们的心态会变成什么样。
包括当时的媒体和球迷心态也都不正常,输一场就觉得天塌了,从教练到球员甚至队医挨个指责挨个骂,赢一场就立刻激动到难以控制,据说主场赢沙特之后,赛场外跪倒一片球迷,感动确实感动,但这种做法无疑给国家队带去了非常大的压力。
国家队和球迷之间心态崩溃的最大案例就是主场对卡塔尔,上半场踢得顺风顺水,就因为李铁传球失误次数比较多,全场球迷高喊“换李铁”,结果戚务生还真就听了,上半场就把中场防守大闸李铁换下,直接造成中场防守失控。
按球迷的骂声换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这也反映了当时国家队和球迷的心态有多差,球迷不能忍受球员几次传球失误,国家队又承担不起球迷的骂声。
反观2001年国家队,米卢如果从战术上讲其实真不算啥优秀教练,他在战术上的执教水平比霍顿差了两个阿里汉的距离,但米卢有两个强项,一个是临场指挥,比霍顿强了两个半阿里汉的水平,另一个是调整队员心态,比戚务生高出了十八个徐根宝的水平。
2001年国家队也被球迷和媒体骂过,甚至连米卢的私生活也被拿来说事,但米卢从来不搭理这些声音,他对球员的心态调整更是一绝,“态度决定一切”直接把一些资深球员都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当然米卢之所以这么牛,背后有足协的全力支持,一切都听米卢的,彻底放权,米卢大概是国足有史以来话语权最强的主教练,包括前面的施拉普纳、霍顿以及后面的阿里汉、杜伊,都没有得到像他那么好的执教氛围。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戚务生在1997年能享受“一切都听戚务生的”这种待遇,估计他的心态也不会崩溃到按球迷的骂声换人,戚务生当然可以只承担他该负的责任,因为他没有得到该有的支持。
如果1997年国家队面临的整体氛围不是那么紧绷,如果主教练也能得到从上到下的全力支持,即使对手实力更强,出线也不是太大问题。
综合来看,在自身实力很强,对手水平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放松的心态才是2001年国家队冲出亚洲的最大因素,这中间米卢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足协对米卢的彻底放权也很关键,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多么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