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3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伊朗和日本足球哪个厉害
伊朗和日本足球都挺厉害。伊朗和日本足球,在亚洲都属于一流球队,在世界杯及亚洲杯的比赛中,表现都不错。按取得的成绩来看,日本比伊朗稍微好一些。
二、伊朗足球很厉害吗
1、伊朗足球放在亚洲足坛还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可以算亚洲足坛的一流强队。由于伊朗队员的身体素质好,他们的身体在与欧洲强队对抗时都不落下风,并且目前的这支伊朗队脚下技术也非常出色,这都让伊朗男足在亚洲足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在正在进行当中的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中,伊朗队已经率先杀入决赛圈的比赛,这一成绩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尤其他们在主场,伊朗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至今还取得了不败的战绩,这也是非常难的。在历史上,伊朗足球也是非常强的,也带给人们深刻的回忆。1997年,在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中,伊朗队在主场以1比1战平澳大利亚,在客场又以2比2逼和对手,最终伊朗在附加赛以客场入球淘汰澳大利亚,成功打进1998年世界杯决赛圈。此后在法兰西,他们还首次取得世界杯的胜利,以2比1击败美国男足。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伊朗男足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们先是在小组赛中0-0逼平非洲雄鹰尼日利亚队;此后伊朗又在与阿根廷队的对阵中,迫使阿根廷的梅西在第91分钟救主才涉险过关。
2、可以说伊朗队是一支非常强的球队,另外在伊朗队的历史上也涌现了一批天才球员,例如:阿里·代伊、迈赫迪·马达维基亚、霍赫达德·阿齐兹及卡里姆·巴盖里、阿兹蒙等等。(W)
三、伊朗海军的潜艇部队实力究竟怎样
1、潜艇作为最危险的水下杀手,伊朗为了在波斯湾打造非对称对抗优势,发展从来记得,受困受制了几十年,比之周边国家,伊朗够努力。如图,大大小小的型号加起来,有六七种之多,最大者3000多吨,是引进俄罗斯的3艘“基洛”级,国产最大者,是1000来吨的“贝萨特”级,最小的“加迪尔”级,水下排水量只有120吨,也装备得最多,有20多艘,是伊朗最成熟的一型潜艇。另有600吨的“征服者”级,350吨的“鲸”级等,共装备各型潜艇30多艘。对潜艇建立直观的认识,是从2000年下水的“萨巴赫”-15开始起步的,大大鼓舞了伊朗发展潜艇的技术信心。随后经过数款型号试验和积累,打造出“加迪尔”,多有心得,霍尔木兹海峡平均水深30米,只适合微型潜艇展开。
2、作为120吨的潜艇,却有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6枚鱼雷,可侦察,可特战,可布雷,正是控制该地区正是一利器。微型潜艇最大的优势是小,可充分利用近岸优势,来打击所有水面目标。伊朗潜艇技术发展亦步亦趋,有“苏穆尔”,有“努尔”,也有“胜利”这样的近程反舰导弹。有近岸一双锐利的眼睛,在其作用下,近守远攻,控制霍尔木兹不是梦幻。伊朗此番没对P-8反潜巡逻机开火,是想不扩大战争,但不等于没有消灭它的能力。“加迪尔”的量产还说明,伊朗正式拥有了自主设计和生产微型潜艇的能力,想来多少有多少,其所表现的实力,不可小觑。
3、不只“加迪尔”,更进一步,打造出“征服者”,向中型潜艇迈进,是一里程碑。伊朗不仅拥有自己的中型以下潜艇,更有“苏穆尔”和“努尔”潜射导弹,前者的射程3000公里,后者也有300公里之远。有自己的各种声呐,并具备生产先进的鱼雷技术。也许你可以说,还没有减震浮阀和消声瓦技术,亦没有低噪声推进系统,但是潜艇作为近海利器,水下打的正是以守为攻的战术,用的好正能发挥独特作用,给对手一重大镇慑。
四、1986年伊朗F-14“雄猫”叛逃事件是怎么样的
1、这是历史上最悲催的叛逃事件!伊朗飞行员莫拉迪,驾机叛逃过程中被买家击落,大难不死之后不到1年,就当着全家的面被6枪打死。杀手杀人不需要6枪,但这是对待叛徒的态度!
2、1985年,两伊战争进入到了下半场,双方在地面、空中甚至海上都展开了拉锯战。尤其是空中,伊朗因为当年跟美国关系好,装备了大量先进的F-14“熊猫”战斗机。这对伊拉克来说,无疑是个严重威胁。
3、威胁有多大呢?伊拉克军方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方说很大,因为F-14性能参数真的很强很强;另一方则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因为伊拉克的飞机已经升级了雷达和预警系统,还从法国买了电子对抗吊舱。
4、在军方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伊拉克高层决定搞它一架回来,是骡子是马,拉过来溜溜便知。
5、于是,伊拉克的情报部门,立即开启了搞飞机计划。他们的思路很传统,但是很有效,那就是策反伊朗的F-14飞行员。
6、就在伊拉克情报部门寻找目标之时,没想到被萨达姆这个大嘴巴给摆了一道。
7、萨达姆在波斯湾举行的一次会议中,向其他阿拉伯国家高调宣布,有几名伊朗F-14飞行员即将叛逃到伊拉克!
8、此言一出,伊拉克情报人员心里,就别提多酸爽了。当然,这句话的后果,也没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它一下子让伊朗紧张了起来——飞行员的审查更严了,飞行计划的审批更复杂了,一些飞行员甚至直接就停飞了!
9、不知道当时那帮伊拉克特工的心里,会有多少只羊驼飞奔而去……真是不怕狼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猪队友没脑子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你还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10、不过,这也没有难倒伊拉克特工,他们终于物色到了一个目标——艾哈迈德·莫拉迪·塔莱比(AhmedMoradiTalebi)上校。
11、莫拉迪是一名F-14飞行员,有在美国学习的经历,还是2个孩子的父亲。他对当时伊朗的意识形态比较反感,很羡慕西方的民主……可以说,莫拉迪是策反计划的上佳人选!
12、几次接触之后,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13、为什么不是伊拉克呢?原因比较简单,萨达姆是个独裁者,莫拉迪再没脑子,也不会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而德国,是一个对中东移民比较友好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那里开启新的生活,是最合适的。
14、于是,1986年3月前后,莫拉迪跟领导请了个假,说要跟家人去国外休个假。领导问他去哪儿,他花言巧语说了中东的几个地方,对德国只字未提。
15、到了国外之后,莫拉迪依然有顾虑,因为伊拉克方面还没有搞定去德国避难的手续。好在他有时间,可以继续等。
16、1986年8月头上,莫拉迪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去德国的手续已经办妥。事不宜迟,他第一时间就带家人赶往德国,然后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17、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第二步的具体方案了。
18、莫拉迪与伊拉克特工商定,他将会在9月3日,驾驶F-14前往伊拉克。考虑到保密,在到达边境前他不会与伊拉克进行无线电联系。所以,为了能让伊拉克方面识别,莫拉迪制定了一条比较诡异的飞行路线。
19、这样,伊拉克空军无需确认,只要发现一架飞机的飞行路线与之相符,那么就可以认定那就是莫拉迪驾驶的F-14。
20、8月底,莫拉迪只身一人返回了伊朗。
21、令人意外的是,无论他的上司还是反间谍部门,没有人意识到他“全家离开、一人回来”的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莫拉迪继续驾驶着F-14,继续执行着与往常一样的飞行任务。
22、由此可见,伊朗的军队,管理是何等的混乱,但凡稍有安全意识的人,都不会忽略掉这个细节。难道是,这些人也都被策反了?或许真有这种可能!
23、那段时间,虽然伊朗和伊拉克空军依然很默契地只在夜间执行任务(白天太热),但伊拉克主攻,他们会在夜间袭击伊朗的油轮。而防守一侧的伊朗,只能提前开始巡逻。
24、9月2日下午3点左右,莫拉迪被指派了当天的巡逻任务。前面2架F-14因技术故障无法起飞,第3架因没有安装F-14的杀手锏——AIM-54“凤凰”远程空空导弹,也不能起飞。莫拉迪跟他的雷达官纳杰菲上尉,不得不花了整整30分钟才完成了起飞。
25、按理说,飞机没准备好,任务是可以取消的。但莫拉迪等不及了,因为没人知道9月3日会安排谁执行任务。而且,他也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他的上司开始越来越谨慎了。所以,莫拉迪想方设法请求起飞,他知道错过了这个村很可能就没那个店了……
26、唯一的问题是,他没办法提前通知伊拉克。不过,考虑到之前约定的飞行路线,想必伊拉克情报部门,不会不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空军吧。莫拉迪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27、升空之后,莫拉迪按照常规操作,飞向了一架空中加油机。加满油后,他将F-14开向了伊拉克边境,而不是之前确定的巡逻海域。
28、不知道莫拉迪的雷达官纳杰菲上尉有没有发现这一反常行为,因为事后的调查中没有公开这方面的资料。不过,从结局来看,纳杰菲没有同流合污,他可能确实没有发现,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29、反正,F-14很快就飞到了伊拉克边境。
30、伊拉克这边还没准备好。因为莫拉迪叛逃属于高度机密,只有高层官员才知道详情。对于负责接收莫拉迪叛逃的伊拉克军官艾哈迈德·萨迪克来说,他唯一知道的是,9月3日将会有一名伊朗飞行员,驾驶一架F-14飞到伊拉克。具体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有哪些信号,一概不知。
31、伊拉克情报部门,想把这些秘密留到最后,以防止出现泄密问题。但是,千算万算,没算出来莫拉迪的叛逃提前了一天。
32、当伊拉克在雷达上发现这架可疑的伊朗飞机后,试图与之进行通话,但尝试了几次都没有应答(这是事先约定好的)。没办法,伊拉克人只好命令2架米格-23起飞,并迅速计算好了拦截地点。
33、此时,萨迪克正站在指挥中心,眼睛盯着雷达屏幕,他猜测这可能是一架故障飞机。萨迪克猜错了。
34、在距离15公里的位置时,2架米格准备发起攻击。
35、此时,傻傻的伊拉克人居然还没有意识到,敢只身跑到伊拉克领空撒野的,除了F-14还会有谁?以F-14的雷达性能,加上AIM-54将近200公里的射程,怎么能让米格-23轻易接近自己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呢?
36、就在准备导弹攻击时,米格长机发生了雷达故障,无法锁定F-14,拦截行动就只能交给了僚机。而僚机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一枚R-24T中程导弹立即飞向了F-14,并在其机身下方爆炸。
37、R-24T巨大的威力,使F-14遭受了严重破坏,莫拉迪和纳杰菲不得不弹射逃生。而此时,已经抵近的米格-23,因燃料不足,在看清楚飞机型号之后,便扭头就走了。
38、“敌机已被击落,2名飞行员逃生,确认飞机型号F-14。重复,敌机是伊朗的F-14!”
39、听到米格飞行员的报告后,伊拉克军官萨迪克瘫坐在了椅子上!这尼玛不会就是那架要叛逃的F-14吧……
40、伊拉克特工辛辛苦苦搞了1年多,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堆废铜烂铁,F-14浑身上下没有一个零件有价值。而莫拉迪随身携带的飞行手册,虽然完好无损,但对伊拉克来说,都早已不是秘密,同样没有任何意义。
41、一场精心策划的叛逃,就毁在了情报不通畅上,所有人猜对了开头,都没猜中结尾。
42、按照协议,莫拉迪被送到了德国,在那里,他将与妻子孩子汇合,然后开启崭新的生活。而他的雷达官纳杰菲,忠贞不渝誓死不背叛自己的国家,随后被作为战俘关押了起来。
43、1987年8月10日晚上,距离叛逃还不到1年,在瑞士享受生活的莫拉迪,正在与妻子和孩子散步。当走到一个酒店门口时,突然出现了2名男子,其中一人掏出一把装有消音器的沃尔特PPK手枪,近距离连开6枪,莫拉迪当场死亡。而此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第3个孩子。
44、现场留下的唯一线索,是一个带有面罩的蓝色头盔——没错,就是伊朗飞行员的标志。
45、最终,所有的调查都没有结果,或者说,只要伊朗不承认,就没人知道莫拉迪究竟是死在了谁的手中。
46、故事的另一个结果——1990年,纳杰菲返回到了伊朗,成为了伊朗人心目中的伟大英雄。
五、为什么伊朗防不住F35
F35每年能生产一百六十多架,除美国佬自己用的以外,不够其它几个盟国分配的,中东国家除了以色列优先分到二十多架外,其它像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卡塔尔等国都急得喉咙眼里伸手,得慢慢等。要是被制裁多年的伊朗能防住它,那还有国家下血本花大价钱买它吗?
至所以叫隐形飞机,就是运用黑科技,表面涂层是能吸收雷达波的,在设计之初,试验过无数次,怎么可能叫一个科技上并不先进的伊朗能发现呢?俄罗斯在叙利亚部署了大量目前最先进的防空系统,尚奈何不了F35,从而使以色列空军的飞机,到叙利亚上空像走大路一般,伊朗还用提它吗。
造价昂贵的F35为已经定型的五代机,雷达截面只有3.8豪米,相当于一只昆虫大小。天上的飞鸟与昆虫成群结队,叫雷达怎么去分辨哪个是飞虫,哪个是飞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它本身就是一款电子战飞机。据说只有中国的高科技量子雷达才能捕捉到它,能与它对抗的,估计目前也只有中国的歼20隐形飞机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